泥鰍是一種比較小型的淡水經濟魚類,有著豐富的營養,有“水中人參”的稱號,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的增加,野生的資源已經滿足不了所需要的了,所以興起了人工莊稼漢泥鰍養殖。經過近幾年的調整呢,泥鰍的養殖產業迅速的發展了起來,加上市場價格比較穩定,經濟的效益也越來越高,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泥鰍到底是怎樣養殖的呢?XL
場地的準備:泥鰍經過多年的繁殖,有著很多的養殖模式,有網箱養殖、稻田養殖以及我們大家比較多見的池塘養殖,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池塘養殖的模式。首先呢我們要選擇養殖的池塘要求能夠避風、向陽、水源比較充足、水質不用太好的地方,泥鰍對于水質的要是不是特別的高,但是一定不要被化學藥劑和農藥污染。在進行莊稼漢泥鰍養殖之前我們大家需要對池塘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然后在適當的培養一些水生的植物,這樣子是為了給泥鰍的生長提供一個遮蔭、安靜的家,也可以提供一些天然的餌料。
放苗:我們大家呢一定要選擇體表光滑、沒有病害、體表沒有損傷的、活力比較強的泥鰍苗進行養殖,還有就是放養的泥鰍苗一定要選擇體積差不多大的,這樣方便于我們對其進行管理,投喂食物也比價好掌握。在發苗期前一定要對苗種進行消毒的處理,可以用含有百分之二的食鹽溶液進行浸泡十分鐘的時間,這樣子可以消滅體表的細微微生物,減少病害發生的幾率。放苗的時候要注意養殖的養殖密度,養殖的密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病害,養殖的密度越低,就會浪費很多的水資源和飼料,一般三厘米左右的幼苗每平方米可以放養一百尾,而五厘米左右的幼苗每平方米可以放養六十尾,養殖的環境好的話可以進行適當的增加,不好的話可以相應的減少。
水質管理:泥鰍雖然對于水質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水質的好壞關系到泥鰍的產量,除此以外做好水質的管理可降低養殖的成本,既可以提高產量,又可以使成本有所降低,所以莊稼漢泥鰍養殖時候一定要抓好水質管理是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的關鍵。水質要求肥、活、爽、嫩,在養殖時,可根據水質的情況適時的進行施肥,保證水質肥度,使其處于活、爽的狀態,一般良好的水質色綠色,透明度高,水生植物生長良好,而若水質渾濁,透明度低,就要及時注水或換水。
飼料的投喂:要想使泥鰍生長的速度比較快速,快速的進行增膘,飼料是關鍵一點,要求飼料的蛋白質含量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粒徑在二點三毫米以內。投喂量一般是根據泥鰍的體重和水溫來控制的,在水溫十五攝氏度左右時,泥鰍開始生長,這時投喂量是體重的百分之二,而水溫到達二十攝氏度至二十八攝氏度,攝食量增加,生長快速,所以要加大投喂量,這時的投喂量達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還要相應的增加投喂次數。在夏季高溫時,泥鰍會鉆入泥土中避暑,停止攝食,所以這時要注意投喂方法,可以選擇在早晚溫度相對較低的時間進行投喂,避開正午光照最猛烈的時間段。